为迎接暨南大学120周年校庆,传承和弘扬暨南精神,为学校发展积累丰富的史料资源,档案馆特面向全校师生员工、离退休职工及家属、海内外校友、社会各界人士征集与学校密切相关并对学校现实和长远发展具有参考和凭证价值的校史、人物材料。具体事项公告如下:
一、征集内容
(一)校史材料。
1.学校重要活动和重要事件、重要人物来访等相关资料;
2.反映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及管理成果的著作、论文、作品、照片、音像、奖品、实物等;
3. 各历史时期(特别是早期)校园建筑、校园风光、校园文化建设和文体活动方面的影像,反映各时期风貌的匾额、带有校名印记的物品等,各个时期学校机构部门、学生组织、社团活动材料及其出版刊物等;
4. 各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校徽、票证(如早期的学生证、借书证、毕业证、饭票、录取通知书等)、读书学习笔记、奖牌、设备、仪器、模型、教具等实物或照片;
5.学校历届毕业生合影照片、毕业纪念册、同学名录、师生间赠言、题录等;
6.掌故、校园逸趣、学生生活以及学校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的回忆;
7.其它以上未详细列及,但具有校史资料价值的文字材料、声像材料和实物等。
(二)人物档案材料。
人物档案的对象主要包括:
1. 历届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
2. 建校以来各学科创始人、学术带头人,国家级、省部级各类高层次人才计划/项目入选者,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负责人/首席专家。
3. 兼任重要职务者,如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性群团组织负责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有重要社会影响力的学会负责人等。
4.杰出校友、英烈校友。其他在国内外有一定声誉或对学校的发展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士。
征集内容包括:
1.记载本人生平的传记、日记、履历、书信、他人撰写的回忆文章及宣传报道材料;
2.反映本人对科学教育事业贡献的专著、译著,正式出版的教材、参考书、讲义、学术论文及笔记、手稿等;
3.证明本人身份、荣誉的证件、证书、奖状、奖章,聘书、委任状,任命书、代表证等;
4.反映人物工作和社会活动的照片、底片、录音带、录像带、影片、光盘等;
5.使用过的有保存价值的实物(包括直接参考资料)、用品及赠送的礼品等;
6.其它有保存价值的材料。
二、征集方式
1.主动提供历史档案材料的单位请与档案馆联系,经鉴定确有保存价值的,由档案馆办理移交或赠送存档手续。对个人赠送档案馆保存的珍贵档案,将由学校发给捐赠证书。
2.在校教职工(含离退休职工),可直接和档案馆联系捐赠事宜;身在外地的教职工和校友若有移交或赠送物品,可与档案馆联系后,将物品直接邮寄至档案馆,由档案馆支付邮费并寄发捐赠证书。
3.对特别珍贵的资料、实物,本人(或亲属)有保存意愿的,学校档案馆可代为保管,也可复制或翻拍后将原件归还本人(或亲属)。
4.对提供自己或他人在校期间工作、学习、生活有关情况或领导、专家谈及学校有关情况的,可撰写成文稿寄送学校,由档案馆支付邮费并寄发捐赠证书。
三、征集说明
(一)提供图片、照片及影音等资料时请附简要的文字说明:包括时间、地点、事项、主要参加人的姓名、时任职务、拍摄(提供)人姓名、现从事职业等信息;
(二)我们将对征集的所有材料分类归档、永久珍藏。经捐赠者许可,还将通过举办展览等方式,发挥藏品传承暨南文化和精神的积极作用。
四、征集时间
自公告之日起长期接受捐赠。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左老师,原老师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西601号暨南大学蔡冠深博物馆403室
邮编:510632
联系电话:020-85220017
邮箱:odangan@jnu.edu.cn
竭诚欢迎并衷心感谢全校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支持校史、人物档案材料征集工作。
暨南大学档案馆
2025年6月19日